时隔半年,上实系重组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12月25日,上海医吸收合并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及非公开股份购买资产的方案获得了*有条件通过,这也标志着上实系打造“医药航母”事宜进入到正式实施阶段。
上实系重组落定终获批
根据上实系的重组方案,上海医药将被保留,并通过吸收合并、购买资产等方式打造“新上药”,“新上药”将成为上海国资下医药产业的惟一上市平台。
具体方案是,首先是“三合一”合并,1股上实医药换1.61股上海医药定向发行的股份,1股中西药业换0.96股上海医药,换股完成后,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将被注销。
上海医药集团助理总裁葛剑秋表示,方案较好地反映了公司价值及市场预期。而按三家公司刚刚停牌前的股价计算,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的股价与其换股后的价值基本相当。
据悉,实施“三合一”后的“新上药”将成为市值约300亿元的新医药航母,成为继国药集团之后的国内第二大医药*。
市场冷对“三合一”方案
A股市场向来有沾边重组即暴涨的特性,且贯穿重组进程始终。不过,上实系重组反映到二级市场个股的表现却一直不太积极,表现难尽如人意。
而早在6月18日,上海医药、上实医药和中西药业突然毫无预警地同时停牌,宣布筹划重大重组。10月16日,随着具体方案的出台,三家公司复牌,不过均只收获了两个涨停板,远低于市场预期。
日前,尽管“新上药”重组有了新的实质性进展,但上述三只个股仍反应冷淡。12月23日,停牌前的zui后一个交易日,受利好消息影响,上海医药等三只A股早盘均大涨超过了6%,可是,随后便出现快速回落,至收盘时,涨幅zui高的上海医药也只是上涨了4.18%。
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上实系重组方案不具有吸引力,不能给公司带来太多新的业绩。
统计显示,重组方案公布后,“上实系”的走势一直不太好。据记者统计,10月16日至今,上海医药涨幅为10.43%;上实医药涨幅为10.55%;中西药业涨幅为12.18%,在两市个股涨幅排名中均列于1000位左右。
对此,海通证券分析师王伟指出,“换股只是一种差价上的套利,对相关合并公司并不产生新的好处;另外,吸收合并涉及公司较多,炒作相对分散,因此出现连续暴涨较难”。
医药类整合预期强烈
之前,业内广泛预计,上实系医药产业整合方案zui快也要在明年1月上旬获批。但12月25日,*便做出了审核批准。这让市场对年末重组题材频频落地的预期再次升温。
攀钢系、唐钢系、盐湖系……近两年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兄弟股”整合局面屡屡上演。所谓“兄弟股”,主要指的是同一控股股东旗下的相关上市公司,因它们业务相同或趋同,往往存在同业竞争,因此整合重组预期强烈,从而为投资者带来了炒作性的投资机会。一般来说,“兄弟股”的整合方式有两类,即吸收合并和买资产、借壳。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兄弟”公司都有重组可能,不存在同一竞争及关联交易,它们或将永远维持“兄弟”关系。
对于医药类企业来说,业内人士均认为,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及企业资本运作的加强,未来医药商业并购将进一步加剧,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趋高,医药行业新一轮洗牌即将到来。
日前,“太极系”三只医药股因传闻重组而掀起一轮爆炒,虽然之后相关公司纷纷澄清,但业内仍认为,这只是时间问题,重组整合将是必然。此外,东北证券分析师宋晗还指出,国药系(涉及天坛生物、国药股份[26.362.53%]、一致药业[28.453.53%])、华润系(涉及三九医药[20.590.93%]、东阿阿胶[25.634.44%]、双鹤药业[23.54-0.63%]、万东医疗[9.94-0.30%]等)、华立系(涉及华立药业[7.082.46%]、昆明制药[10.794.25%]、武汉健民)、山东系(涉及鲁抗医药[6.552.50%]、新华制药[8.16-0.12%])、广药系(涉及广州药业、白云山A)等均正在整合或存在即将整合的预期。